6月15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将安徽省黟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黟县正式成为我国第13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也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若干意见》后首个获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详细]
徽州历史博物馆5月18日试开馆以后,馆内各项调整工作正在加紧进行,目前项目场内装饰工程已基本完成,展陈装饰与硬件设备调试正有序开展。[详细]
“谁能想到,这儿曾是破损严重的危房?”在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龙江村的古典家具博物馆,村党总支书记江辉指着房檐说。这是一间有着200余年历史的宗祠,是集体所有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曾因年久失修成为村民们堆放杂物之处。“五六年前,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还不足10万元,不是不想修,是修不起。”直至2013年引入社会力量投资300余万元,这栋古建筑才得以被抢救性修缮利用。[详细]
“铁齿铜牙”张国立与知名流行音乐制作人黄国伦一起来到徽州,促成了一次新老派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徽派木雕大师王金生与80后新派写实木雕代表人物马文甲,在同一块木材上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对决”![详细]
吴正辉,1987年毕业 与园林花卉专业后从事雕刻20多年,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三雕(砖雕)代表性传承人,获黄山市徽派建筑“徽匠”大师称号。被安徽省文联、民协授于杰出传承人(工艺大师)称号,特聘吴正辉为中共歙县县委统战部徽文化艺术人才联谊研究中心砖雕艺术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员。[详细]
自小耳濡目染,跟随父辈学习石雕技艺。凭借着吃苦耐劳、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娴熟的技术,逐渐在石雕行业站稳脚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他又引进现代化的数控机床技术,石雕产品畅销海内外,企业年产值高达千万元。他就是歙县郑村镇堨田村村民张国辉。[详细]
近年来,黄山市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积极推动非遗资源由静态保护向活态利用升级,努力实现保护与利用互促共进、良性循环,让珍贵的徽州文化留下来、活起来。[详细]
8月5日,第二届“乡土建筑传习营——歙县站”开营仪式在坑口乡金滩村举行,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等全国各地的20余名古建筑修复从业者、爱好者参加此次传习营。[详细]
徽派建筑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徽派建筑主要分布于安徽黄山、江西婺源及浙江金华等地区。这里现存较好的徽派建筑古村落有100多座、古民居8000多处,其中古村落西递村、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详细]
徽风皖韵,群贤毕至。6月18日,首届徽学学术大会在合肥开幕。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虞爱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高翔,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张碧涌与会并讲话。安徽大学党委书记、安徽大学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院长李仁群等作主旨报告。市委书记任泽锋,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德书等出席开幕式。[详细]